小火车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4 | 回复: 0

武夷岩茶的岩韵是什么?2424字告诉你真相,值得好好收藏一下

[复制链接]

5

主题

8

帖子

1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8
发表于 2022-11-28 16:41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
丨作者:李麻花
《1》
早几年,在天心村喝茶。
贸贸然跟着一位朋友,去了某户茶农家里,之前完全不认识,也不是岩茶的上市季。
当时,家家户户都在试毛茶。
去了只是跟别人简单招呼几句,就坐下来喝茶。
当时那位茶农泡了一杯隔年的足火肉桂,闻盖香,感觉略微有些跑气。
喝入口,咦,不对劲,有些涩。
一丝丝涩意,很突兀地闯入进来。
这种涩感,倒不是青香蕉、青柿子等未成熟水果的生涩、青涩。
而是一枚熟柿里,跑出来的涩感。
尝出这丝涩感时,麻花还在走神思考:这种熟味里微带涩感的肉桂是怎么了?


想半天也想不出所以然,继续走神。
直到朋友出声提醒,才发觉,第二冲热茶已经倒入面前。
端起杯,再啜一口,更涩了。
只感觉,之前喝进去的涩味,统统叠加在一块,涩意汹涌,滚滚袭来。
于是忍不住好奇,敞亮地问,这茶怎么喝着有些涩?
茶农听完后,自顾自又喝一杯,开腔解释道:
“这不是涩,这是颗粒感。正岩茶因为汤水有内容,所以喝起来有颗粒感。”
啊,这不对吧!
这听起来,怎么这么奇怪,直觉就不大对劲呢?
不过,出于不熟的缘故,也没继续聊下去。
蹭喝了两杯茶后,就赶紧拉着朋友,告辞出门了。


《2》
出来后,麻花向身旁的朋友求证——刚刚那泡肉桂,你觉得涩吗?
“有一点。”
那刚才说的颗粒感,又是怎么回事?
“你刚不是喝出来了嘛,那就是涩味啊。”
“有人觉得涩这个字不好听,改成颗粒感而已!”
原来如此!
说实话,涩就是涩,何须搬出颗粒感这个词来掩饰呢?
绕半天下来,还是在说涩感,真没劲。
不过,据朋友的进一步解释,从他打娘胎出来的喝茶经验看,将福建茶由南到北喝一圈过去,好茶的标准都是不变的。


除了要求茶香出色。
剩下的,就是汤水要柔滑、顺滑、柔美了。
喝起来入口顺滑,茶味饱满,才是好茶水。
反观那些喝起来涩口的,汤水有颗粒感的茶。
就像一盘没洗干净的蔬菜,直接潦草地下锅炒熟。
端上桌后夹一筷子,一口咬下去,不小心蹦到一颗小石子。
这种砂砾感与颗粒感,别提有多糟糕了。
如此不顺畅的饮茶体验,既生涩,汤水饮入口又有“阻碍感”.
不论再变着花样去美化,其本质都无法改变!


《3》
这事还没翻篇。
近些年,麻花听过无数个为岩茶涩感喊冤的说法。
前两天,还看到这样的视频。
从那段短短1分20多秒的视频里,听到个重磅观点。
对方称,“岩茶的岩韵,指香甜苦涩甘滑厚,是综合性的。”
偶买噶,又是涩感。
不过,这次居然和岩韵挂上钩,这太不可思议了!


涩味和岩茶的岩韵,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两者之间,风马牛不相及,又怎能混为一谈呢?
虽说吧,在岩茶里,岩韵这个概念很抽象。
既看不见,又摸不着,着实令人费解。
但凭直觉看,在岩茶圈子里,岩韵历来口碑极高,众口称赞。
在无数岩茶爱好者心中,岩韵的光辉形象,不亚于是真善美的化身。
既如此,真正的岩韵,又怎会包括岩茶圈子里一向风评极差的“涩感”呢?
这根本就是混淆概念,掩人耳目嘛。


《4》
不过,对方的观点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。
因为他有提到,岩韵是一种综合概念。
这点不假。
按麻花的个人理解,武夷岩茶的岩韵,是一泡茶里所有美好体验的综合体
入口顺滑,算一个。
茶味饱满,算一个。
甘润可口,算一个。
浆感明显,算一个。
茶香馥郁,算一个。
回甘迅速,算一个。
喉间沁凉,也算一个。


总之,一切与岩茶相关的美好茶味体验,都可以概括进岩韵的范畴内。
甚至是,岩韵的体验,更强调一种饮茶过后的回味感。
说得通俗些,就是当你喝完茶后,口腔里是否能留下舒适回味。
唇齿留香,回甘生津,清凉舒适,舌底鸣泉等一连串美妙体验,就像一曲协奏乐那般,巧妙融合在一起。
这种通过叠加组合而成的美妙茶味体验,才是一泡优质岩茶的真风采!
比如好的古诗,其韵味远不止字面上的内容那么简单,而是看读后感。
藏在文字之外的韵味,格外隽永。


就像那些李白写的诗,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举头望明月,也能列入必背名单这么多年。
这就是韵的魅力。
再说回岩茶,同理可证。
岩茶的韵,仅限正面的、积极的、美妙的茶味体验。
而从味蕾本能看,酸味、涩味、苦味、以及各种一言难尽的怪味道,不在其中!


《5》
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
一千个喝岩茶的人,就能演绎出上千个不同版本的岩韵释义,概念相差甚远。
之前,听过不少半调侃半认真的说法。
据说岩茶的岩韵,是种岩石的味道!
这话乍一听非常无厘头。但近些年,陆陆续续又听到不少补充。
其中,最形象,最惊艳的一番形容。
出自某次喝茶时,一位新朋友之口。
“岩茶的岩韵该怎么说呢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被毒日头晒了半天的岩石,摸上去烫手,这时快速泼一盆冷水降温,伴随一阵嗤嗤嗤的声响,接着就能闻到一股略带焦味,但又很湿润的岩土气息。”
那位新朋友将岩韵直接理解成“岩土的气味”。


说实话,这个观点麻花并不认可。
但不可否认,他的描述用语很精准。
这番话里藏着的画面感,着实太熟悉。
随便听一耳朵,就令人记忆犹新,有趣得很!
另外,还听过一版更显文艺范的形容。
“岩茶之韵,即山石之骨,林间之风,幽幽之香,袅袅之雾……”
瞧,这么文绉绉的句子,麻花就说不出来。
不可否认,这番话的意境很美。
且说得也很有道理。
但可惜,就是形容词太多,未免太抽象了些。


《6》
若按照岩茶等于“岩石的味道”的思路去理解,那我更认同一位武夷山老友的看法。
据他所言,岩韵拆开来,就是“岩”+“韵”。
单讲岩,是指山场。
而韵,就是活甘清香。
岩,再具体一些,直指正岩景区内的风化岩。
这是构建岩茶独特小山场小气候的基础。
有了风化岩,四周的茶地才能获得独特养分滋养。
产出来的正岩茶,才能体现明显岩韵。
活甘清香,岩骨花香,有香有水有韵味,喝起来格外美妙。
如果是那些,一大片密密麻麻种在一块的外山茶。
四周望去,根本没有典型的风化岩(武夷山特色丹霞地貌产物)。
那这些茶,不论如何也做不出岩韵!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

GMT+8, 2024-12-27 10:41 Processed in 0.09807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© 2024 小火车 Powered by Discuz! X3.4 Theme by Jvmao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